有人刚在某官微上发布第五建平长篇新作《绝境》的消息,半小时不到点击量就超过了55万人次。接着,有关第五建平及其作品的相关报道、评论不断涌现在报端、电台、网络上,可说中国文坛一时刮起了“黑旋风”。用“黑旋风”来形容第五建平一点也不为过,因为他是从陕西铜川陈家山煤矿走出来的著名作家、学者、大学客座授受、研究生导师、高级记者。先去不说他的作品如何,单就这些头衔,着实令人刮目相看。更何况他最近又出版了达长130万字的长篇小说,别说是煤化界,就是整个中国文坛也是不多见的。
很多年前《人民文学》在北京苹果园举办的一次笔会的报到册上,细石混凝土泵厂家介绍说:我第一次看到第五建平这个名字。因名字的特别,便有了想认识的冲动,当即查到他的房间电话打过去自报自己是来自辽宁一煤矿的,想认识一下他时,第五建平说他也是来自煤矿的,这让我们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,当时就相约去酒店外喝酒了。
煤矿这个重体力、高危险、相对闭塞的职业,在世人的眼里总是矮人三分。在接下来的几天会期里,大伙似乎对我这个煤矿来的作者格外冷淡,本来在一起还有说有笑的,可一听我的职业是一名矿工,他们的态度变得比拉闸还快,一下就黑了。奇怪的是,第五建平却不同,大伙不仅围着他转,有分组活动还争着抢他。我记得很清楚,会期小说代表分了三个组进行讨论,当我带有遗憾地告诉第五建平会务组没将我与他分在一组时,他笑着对我说:“没事,我让他们调整一下。”然后他对《人民文学》编审赵则训说:“把玮华调到我们这个组吧。另分组讨论的会场听说在后楼,太远就别去了,通知大伙会场改在我住的房间吧。”赵先生二话没说就照办了,细石混凝土泵厂家介绍说:看得出,连《人民文学》的人处处也随着第五建平。我当时还纳闷,就酒店的客户,二十几个人站都困难,怎么坐下开会呢?当第五建平打开了他所住房间门时,有惊呆了,他住的是带有大会客厅的套间!难怪他理直气壮地让大伙到他的房间开会。那次笔会的住房原则分为三个档次,像北京上海来的代表,基本两人一间,各省会城市的是三人一间,其它的是无卫生间的四人间,就是《人民文学》的领导也是双人间,会务组的说辞是北京是首都,房子紧张,安排不过来。可第五建平怎么会住这么大的房子呢?对此不仅大伙疑惑,就连赵则训也惊讶道:酒店还有这么豪华的套房!第五建平只是淡淡的说是去机场接他的朋友安排的。快到中午时,房间电话响了,我顺手抓起听筒问找谁?对方说他姓王,是《求是》杂志一处长,中午他们领导要请第五建平吃饭,他是来接人的。对方还特意提醒车子是停在酒店正门口的新皇冠轿车。一听车牌我就有点懵了,我们矿务局是正厅级单位,局长才座上海,北京虽说好车多,可多为桑塔拉、伏尔加之类的,能坐皇冠车的主至少也是部长以上的领导吧!能有这么大的领导请吃饭,这是何等的高尚与不一般,当时我都感觉自己的身份提高了不少,甚至有点瞧不起那几个不愿与我同住一室的上海人。可冷静一想,总觉得哪儿不大对劲,一个煤矿工人在北京能有这么高的礼遇,他得玩多好才行呀!离会时,我从拿到的代表通讯录单位一栏中,第五建平所在单位竟然是某中央企业!我一下子深感被骗的不舒服。许多成功人士总会给自己找一个小时候家庭贫困、父母都是农民之类,反差较大的生活原由来衬托自己的成功多么的与众不同,自己头顶成功光环显得比他人的更大、更亮、更纯金。第五建平借用煤矿工人的反差来抬高自己,在我心中已不是不舒服而是厌恶他了。尽管那次笔会后《人民文学》发表了他的小说《特殊的三角形》,可当我看到目录中第五建平四个字时,直接把那期杂志扔了。觉得发有这种人的作品,里面的内容好不到哪去产,不值得一看。尽管对第五建平如此的讨厌,但有一点还是让我很惊讶的,他对煤矿的了解与熟悉,就连在矿上工作了几十年的老人对一些专用工具、专业词语都叫不出名称和不知道。第五建平不仅能叫出名字还会说出用途,这至少说明他到过煤矿或是看过有关采矿的专业书箱。
几年后,就在我彻底忘记有第五建平这么个作家时,收到了他寄来的长篇小说《尘土飞扬》,如果不是扉页上写着我的名字,我真的会将此书你那期发有他小说的《人民文学样》直接扔掉(因为“被涮的耻辱”在我心里扎下了根)。随手翻看了几页,《尘土飞扬》是写解放初期那个特殊畸形年代中国农村生活的,第五建平比我小很多,他自然不会有那个时代的经历,可他写的非常到位。我竟一口气将一本四五十万字的书读完不说,还和《海燕》编辑部的几个专家一起讨论此作品的手法与技巧。大伙一致认为《尘土飞扬》十分吃功力,是一部描写特殊历史阶段中国农村题材的最好作品。
人一生成功一件事已是很了不得了的。有了《尘土飞扬》,第五建平可围绕它吃一生的老本。作品让我打消了对第五建平的误解,当时挂通了长途电话谈及东北作家们对《尘土飞扬》的看法及观点,一致要求他申报矛奖时,他似乎没有想象的那么开心与自豪,只是说他自己没想那么多,写作只是一种爱好,对奖不奖的并不看重。可笑的是,当我忍不住证实他的矿工生涯时,他竟然真的在陈家山煤矿通风队、灭火队、通来科及遥测队工作了很多年!这下我对第五建平只有敬佩把厌恶留给自己了。
前不久从中国煤炭新闻网上看到第五建平在继《第三代移民》后,又出版了长篇小说《绝境》,而且是一部130万字的超长篇!几经周折才托陕西煤化的朋友替我搞到了一套。抱着上、中、下三册沉甸甸的《绝境》,我激动得手都在发抖,当时就请了年休假回家静心去读。读完《绝境后》,我对第五建平不只是泪喷与敬佩,而更多的是说不出的心酸与不平。我是一个非常热爱读书的人,近年获大奖的文艺作品我不敢说有多差,但超过《绝境》的至少我没看到。按第五建平的性格,他只是一个享受过程的人,绝不会把荣誉与成就看得很重,可我总为他感到惋惜。不管第五建平会不会申报国家级奖项,他都是那个叫陈家山煤矿的自豪、是煤城人的骄傲、也是中国煤炭人的骄傲。如果说上帝是特意派遣第五建平到人间的,那一定是让他来为煤化工人正名的。